樣板的武士,虛矯的美國
2004-01-18
趕了早場看末代武士,聽聞此片已久,有所期待,想看看傳聞中的武士精神,也瞧瞧東西方文化與衝突的精采畫面。以娛樂片的角度來看,末代武士算是還不錯看,場面蠻壯觀,情節也動人,各主要演員稱職而演技甚佳,不過,這部片重點在東西文化對照及新舊價值的衝突,若看槍砲與武士刀的對戰那就太無聊了,因為結局可想而知,有什麼好看的。
東西文化的衝突,新舊價值的爭戰,這樣的題材題料豐富而有意義,但總必需建立在符合歷史的演變與人性的真實趨向上,否則陷入刻板意識形態的展現與自以為是的文化定型,只能叫人不動情感冷眼旁觀。這部片的缺陷就在於一種隱藏的西方優勢與虛浮而樣板的感情,很多情感失之片面,在其中人與人的感情描寫不夠細膩,像歐格仁與多香,從一開始就有著不合常理曖昧,雖說我很喜歡日本女演員小雪的演技,壓抑而充滿柔情的眼神,以欲吐還休的神情表達那股思慕、暗戀西方男人的神態很迷人。
末代武士處處充滿不合邏輯與人性的地方,如歐格仁上尉如果真是為殺過印弟安人而悔恨、傷情,盈懷傷感無法忘記,幹嘛要再赴日本訓練日軍屠殺異族,與人性常理相違。再來勝元雖目睹自己屬下與妹夫被殺,卻因為要「瞭解敵人」的理由而不殺歐格仁,以他精通英文又身為帝師的立場上來講,情理上不合,接下來又安排自己的妹妹(也是被殺的武士之妻)來照顧囚犯,而多香柔情似水,欲說還休的表情,在動靜間已說明了後來兩人愛戀的本質,多香不為其夫悲,反而深明兩者職務上爭戰本質,有點超凡入聖了,加上勝元之子友善而近乎親切的態度真是有點怪異。
當然,我明白這是好來塢明顯的文化詮釋,東方對西方的景仰、愛慕,甚至崇拜,不必原因,就是如此,我在很多影片中都看到此趨勢與情節。
劇中的明治天皇瘦小短矮,中氣不足又軟弱猶豫,明明與史實的「明治維新」相背,西化是真主張,電影中卻像是被財閥所把持,不敢講真心話,不敢獨斷決行,最後還濫情地向一小小上尉屈膝,有點歷史的錯亂。
這劇中的許多場面是很不錯的,如歐格仁與真田廣之演的寺尾(?)決鬥,還有刺客突襲勝元。還有劇中日籍演員演出生動而傳神(因為是日本角色),只是湯姆克魯斯演出不算太好,有些做作,斧鑿痕跡太多,個人不甚欣賞,所以個人覺得他入圍奧斯卡影帝的希望不濃。
末尾日軍因為機槍掃射勝元與歐格仁而不忍,終而停止進攻,讓勝元演出一段完美的自殺秀,再配上日軍全體跪地敬拜,這恐怕是抄襲我們柯俊雄主演的「英烈千秋」張自忠自殺後,日軍全體敬禮的情節,太扯了點。
逃過劫難的歐格仁當然是真正的「未代武士」了,美國人連日本國粹也要強佔為私有,真是有夠厲害的,連天皇都五體投地了。不知日本人看了做何感想,還是阿湯哥媚力無法擋,一切就依他們美國人說了算。
其實這如果是戰爭片,沒有太多爭議的,只是我越來越不習慣好來塢那套凡事自以為是的文化觀。
末代武士技術面、卡斯與演技沒問題,還不錯看,只是我終究不明白他們日本武士明終爭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只是要我們一聲感嘆,時代終究不一樣了!是呀!現在是美國一極超強的世界了。
相關電影背影與資料,請參閱「末代武士」官方網站:http://www.istacey.net/project/last_samurai/movi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