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荒山探路--「波露」在何處?


時間:九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露山與露門山及阿玉山同稱烏來三姑,波露、波露,唸起來順口,很容易令人想起拉威爾的名曲「波麗露」,也是電影名作「戰火浮生錄」的主題音樂,當然更會令人連想那美豔動人的「瑪麗蓮夢露」。令人遐想,也有無盡的幻思,不過!這是山,一座不算好爬的中級山,雖稱烏來三姑之一,但頗為冷門,經攀爬後,發覺其名稱與音樂和女人倒也有幾份的牽連,請聽我道來。


六點半一行五人從基隆準時出發,一路車行順暢,但,卻因高談闊論之際,不覺間已過新店交流站,臨近三峽邱SIR與我們方才猛然問起「新店過了沒?」,嘿嘿!當然過了!猛回頭迴轉,再北上至新店,下高速公路,再由新烏公路至烏來,至收費站已逾八點,乖乖繳納二百五,至烏來瀑布處與台北來同事、朋友會合,已逾時一小時矣!


往前十分鐘許至檢查哨辦理入山證,然後驅車繞約十五公里山路,開至福山村原住民部落,經福山一號橋,過哈盆越嶺古道叉路口,直抵產業道路盡頭,即波露山的登山口,登山口前有溪流,上有群瀑急湍,是為波露溪,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一走進,見有一少婦在此漱洗,可見此實為沐浴之好所在。


登山口在路終點之左方,一開始就是急陡約八十度之險坡,土壤濕潤,土方破碎,極易滑動,雙足甚難著力,加上小徑邊所縛繩索太細,實在難以捉穩,有些許吃力,直上約六十公尺,這「波露」的坡度很是夠看的!登山山徑會叫人禁不住的喘息。


陡坡上是一片青翠的竹林,有點像南插天山開始時的景象,接著是竹林與闊葉林相雜,林中濕氣很重,無風悶熱,汗水漸漸肆虐漫流,一路上急陡坡或長或短,穿著登山鞋有點舉足惟艱,且兩旁雖有雜木,卻夾生荊棘、刺蔓,不時刺刮肌膚,這開始的一小時讓人有些許的疲累。路況與南插天山和拔刀爾群山相類似,人在其中走,宛如在荒山莽林穿梭、流浪


約二十鐘處路旁有溪流,水量豐沛。再行,接續著一段段急坡,偶爾停駐休息,見四周景象,有參天的闊葉木,如九芎等,也有小巧可愛的紫色蘭花,頗為可觀。


由於林深葉密,水氣濕重,路旁的枯木、倒樹極多,還有許多狀似直立樹木,其實已枯朽中空,一經碰觸、拉扯,就斷裂、移位,有些意外的驚叫與滑跤因而發生。


約六十分鐘至一寬廣空地,稍事休息。再往上,為緩和之上坡,也漸不悶熱,有稍許涼風吹來。然後走至一乾溪溝,有倒臥樹橫擋道中,轉小彎上,約八十分鐘處至一沼澤地,就是「波露池」(1,194M,漫生水草,足踏爛泥處處,只能繞其邊緣而過。


過波露池見指標寫「往波露山八十分鐘」,上坡,再上坡,經幾個上坡後,漸走至稜線,約再一小時後上一假山頭,是一個瞭望點,但因為雲霧環繞,所以無展望再下坡,此時稍感不耐,有人開始迷惑是否走錯路了,已過三角點而不覺,不知山巒起伏,波動連亙,終點何處?還好,下坡後再續上,經幾個小山頭,約二十五分鐘,終於走到了我們尋覓的波露在眼前。果然是女人山,迂迴曲折難直達,欲親芳澤,只得攀登繞路向遠方,所謂:「不要衡量一座山的高度,除非你登上山頂」,登山讓我們見識到山不是眼前的山,而是一個無限轉折、不停旋繞上下又變化的生命體,如音樂的高低起伏、停頓揚抑,不讓你設定,就讓你感覺,無論多難、多遠,有感覺就會再往前,因為你願意。波露山基點前 10公尺右側有路通露門山約200分,可能較少人走,路跡不太明顯)。


波露山頂(1,418M,三等三角點4133號,左側另有路由娃娃谷下山約150分),無景觀,無展望,但有件事不得不提,就是那煩人的小東西—螞蝗,如影隨形,無所不在,非常之多。在地上、在眼前,在隨手可觸的衣服、鞋襪中,乍看驚恐,久之也不訝異,以火攻之,以煙炙之,或以鹽灑之,化為濃血,也是種體驗


下山較之上山有其難行處,坡陡路滑不講,還遇上下雨,幸好雨勢不大,但一路泥濘,衣衫帶土黏泥,在接近終點的急陡處尤需留神,否則一失足則其勢難擋矣!


抵登山口終點已五點,眾人在山下小溪處換洗衣褲,整理儀容、髒污後煥然一新的清爽,更覺舒暢至極。等待後來的同伴下山,約六點左右,互道再見後坐車回基隆已八點出頭了。


註:《波麗露》是一齣芭蕾舞劇的一部分,原來是俄國名舞蹈家魯賓斯坦委託拉威爾所作,現在成為管弦樂曲中最容易得到聽眾熱烈迴響的一首古典名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song006633 的頭像
    davidsong006633

    金門克偉部落格

    davidsong0066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