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人文氣質
在臨睡前,一瞥眼,瞧瞧昨日的聯合報,看到「從今日世界危機談通識教育」座談會,副標題是「面對未來世界,台灣大學生準備好了嗎?」,言危意宏,頗為唬人!
其中高希均提到學生應有十項人文氣質,十分值得參考,如下:一是耐心的傾聽他人談話,並且能抓住精華。二是勤於閱讀,並能深入體會。三是可與任何人溝通而不顯外行。四是可以清楚寫下自己的見解。五是能解決生活周邊的困惑與問題。六是嚴謹、科學的求知過程。七是具備寬容胸懷並能自我批判。八是在現實生活中要會把事情做對,例如身體力行環保。九是須具備社會責任。十是必須與外在世界保持良好的接觸,做一個世界公民。
另一位吳茂昆先生則在與其就讀大學的兒子在閒聊曾提到理想的大學生人文素質。結論是應該有德國人的效率,日本人的團結、努力工作態度,美國人的創造及理想,英國人的驕傲與創新,法國人的羅曼蒂克,西班牙人的熱情,再加上台灣人的打拚與活,他們說,這是相當完美的人格、滿理想的。(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沒有提到,好像與我們從前受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有異,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也沾不上邊了,我個人認為,應有中國人的哲學修為與歷史涵養,畢竟所謂華人也好,中國人也罷,終究在一同源的文化體系中,若無相當深厚的文化累積與人文精神建立,連自我定位與大格局的眼光最終都會產生迷惑而自相矛盾,最多只能做到香港人的水平了)。
注意看一下高希均所提的十項人文指標,其實我們互相通信間,無形中實踐了約有六、七項相關連,可見對的事一定要堅持!我們只是說的不那麼具體,或有條理,但我們心中一直有自己的判斷與細微的感受,對別人說到你感覺的重點,你只是沒有寫下來,相信你所想的一定與人世間的某種真理相輝映。
就我來說,若不是經由文字書寫和電郵傳送,這轉瞬心思即使我認為不吐不快,也在行止中忘卻無痕。所以好在有你們,我才會有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而我們也在朝夕互動中,掌握了人文精神的走向。
克偉臨睡前有所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