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晚安:
這安徒生的小故事真是有大道理存焉!人生走過大半,漸漸覺得人都是凡人,以前所崇拜的偉人、聖人大都只是傳奇或距離感所造就的,有些則是後人「造神」效應去堆積人們的想像的,形成所謂的「箭靶效應」,所有美德儘歸「偉人或聖人」,其實我們都是有個人的弱點與殘缺的,或許我們所景仰的對象之所謂「美德」,純粹是「天生的品性」,無法為人所模仿,我們有常人的天生傾向與卑微,無法強求自己不做人常做或必做的事,有點人一定的反應與情緒。就如對往事所犯的無知或傷害,那不是單純的決定或衝動,而有著根深蒂固的命定性,處於那樣的情境,依循某種個性一定會有那般的結果的。
但是,幸好人可以培養後天的智慧的,尤其是一種自嘲的幽默與胸襟,夫妻間的相處若沒這樣的德性,會叫人捉狂的,人生的樂趣畢竟有限,太嚴肅、正經去看待事物,彼此都會過得累而茫然。記得有一個童話故事說美麗而充滿智慧的公主最後會嫁給讓他笑的平凡男子,而不只是英俊的王子。
我天生的反應遲鈍而緩慢,她有時對著我說「你傻得不透氣!」就是說我太死板而反應慢,不過適時的「難得糊塗」,加上寬容而放任的嬌龎她,她也會說「我就喜歡你這傻樣!」,他說呀!「像他這麼壞(脾氣壞)的人竟然會嫁給那麼好的人」,讓他常常禁不住快樂地偷笑著。這就是以下安徒生的故事的真諦。
也願諸位也能有著禁不住的快樂與幸福滋味
克偉
安徒生這樣解釋婚姻
值得花五分鐘讀一次.
── 以下為原始信件 ──
安徒生有這樣一則童話叫《老頭子總是不會錯》。
故事並不複雜﹕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
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條母牛﹐
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頭羊﹐再用羊換來一只肥鵝﹐又由鵝換了母雞﹐最后用母雞換了別
人的一大袋爛蘋果。在每一次交換中﹐他倒真還是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條母牛﹐
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頭羊﹐再用羊換來一只肥鵝﹐又由鵝換了母雞﹐最后用母雞換了別
人的一大袋爛蘋果。在每一次交換中﹐他倒真還是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一家小酒店歇氣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閒聊中他談了自己趕場的
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得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
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如果他回家竟未受老伴任何責罰﹐金幣就算輸給
他了﹐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得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
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如果他回家竟未受老伴任何責罰﹐金幣就算輸給
他了﹐三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又是給他擰毛巾擦臉又是端水解渴﹐聽老頭子
講趕集的經過。他毫不隱瞞﹐全過程一一道來。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
另一種東西﹐她竟十分激動地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
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諸如此類。最后聽到老頭子揹回一袋已
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吃到蘋果餡餅了 ﹗”
不由摟起老頭子﹐深情地吻他的額頭……
講趕集的經過。他毫不隱瞞﹐全過程一一道來。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
另一種東西﹐她竟十分激動地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
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諸如此類。最后聽到老頭子揹回一袋已
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吃到蘋果餡餅了 ﹗”
不由摟起老頭子﹐深情地吻他的額頭……
其結果不用說﹐英國人就此輸掉了一百多磅金幣。
初讀這篇童話時﹐還不能理解這其中的深刻含義﹐以為是安徒生在諷刺嘲弄愚蠢
之人﹐或是在宣揚“夫唱婦隨”。其實﹐他是要告訴我們家庭生活夫妻之間最重要
的基礎是寬容﹑尊重﹑信任和真誠。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樣的事的概率是很小的。
之人﹐或是在宣揚“夫唱婦隨”。其實﹐他是要告訴我們家庭生活夫妻之間最重要
的基礎是寬容﹑尊重﹑信任和真誠。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這樣的事的概率是很小的。
從童話中﹐我們應該學到的是﹕即使對方做錯了什麼﹐只要心是真誠的﹐就應該
重過程重動機而輕結果﹐這樣才能有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恩愛﹑寬容是善待婚姻的最
好的方式﹐充分理解對方的行事做法﹐不苛求不責怨﹐如此﹐必然給對方以愛的源泉﹐
婚姻一定如童話般妙趣橫生﹐和美幸福。
重過程重動機而輕結果﹐這樣才能有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恩愛﹑寬容是善待婚姻的最
好的方式﹐充分理解對方的行事做法﹐不苛求不責怨﹐如此﹐必然給對方以愛的源泉﹐
婚姻一定如童話般妙趣橫生﹐和美幸福。
愛是一門藝術﹐寬容是愛的精髓。
可惜現代人被制式的生活壓的無生活樂趣可言
對自己和別人似乎也少了寬容多了些埋怨
即使快樂隨手可得也視之無物或不知如何去觸碰
或許這就是文明社會的文明病吧
對自己和別人似乎也少了寬容多了些埋怨
即使快樂隨手可得也視之無物或不知如何去觸碰
或許這就是文明社會的文明病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