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后到田埔,一路風獅爺(96.10.11更新)
我是個躁動的人,假日在金門,除非當天有事待辦,不然連颱風天,下大雨,颳大風,我依然會出門走走、看看,否則整天我會極難受。
趁颱風未來之時,騎著我的小紅到處遊走、閒逛,只有大致的方向,沒有一定的計劃,觀風,賞浪,與路邊阿姆聊幾句,跟海邊阿伯問幾聲…,吃吃地方小吃,聽聽鳥嗚狗吠…,這是我的一天。
從住處塔后附近一直騎到快到「海角」的田埔,一路所經,發現大路兩旁大都立有風獅爺,或立於民宅之旁,或立於田野之側,或建立於海崖之顛,或立於村莊入口…,凝視著浯島吾民,觀望著大海藍天。
小時候,外婆家後方立有一尊風獅爺,我初學單車,剎車不住時,常常往牠那兒衝,只覺得風獅爺是極親切的神祇,立於屋後,就如我們的家人般,熟悉但不覺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
近年來「尋找風獅爺」似乎成了金旅遊的重點項目,今天我像個旅人,也到處找這屬於金門的原住民-風獅爺,為祂拍拍照,留個紀念,順便與其沈默地相望。
這是在塔后村內的風獅爺,頂著大波浪髮型,還戴了一條吊有三顆銅鈴的項鍊,看來有如戴了一頂別緻的安全帽,張著大眼睛,狂嘴向天,很卡通的造型,頗似隻擬人化的幼年小獅,張牙怒吼卻不見兇狠,只讓人覺得有些憐惜,我們村莊中真正的風獅爺,我知道祢了!
我住處「塔后坑道」附近的「虎爺」(據同村同學指正,這是虎爺而非風獅爺,謝謝她!),我每天幾乎都會看到祂,看來極像「神奇寶貝」中的一員,造型像白色的青蛙,又像是「多啦A夢」變身,很有趣的造型。
也是每天看顧著我的湖前風獅爺,穿著金黃閃亮的斗篷,很有貴族時尚風,狀似飛天之姿,極富動態,很富造型之美。
位於新湖村辦公室圍牆上的小小風獅爺,彩繪加上體型嬌小玲瓏,就像隻小老虎般憨笑迎著人來人往,祢好,小虎?幫祢照張相。
從湖前下坡到太湖,繞湖一匝,經安民,有一面目模糊的風獅爺,右手上舉有如拭淚,格友有人稱「落淚的風獅爺」,曾被風沙所掩,後又遭遷移,身世坎坷,狀頗可憐。
快傍晚到了下新厝,一入村莊,狗吠聲不斷,不知風獅爺所在位置,問有適巧出門探望的老伯,正在他家旁邊,風獅爺滿身青苔,有點年紀了,紅色披風也風化破碎,造型近似湖前那「閃亮亮披風」風獅爺,但是處境稍嫌冷清些。
由「建華」到「下新厝」,一路到「東沙尾」,這條路是我較陌生的區域,路旁有一古拙的風獅爺,剛吃飽飯,嘴巴油油的,聽說風獅爺愛吃麵,也愛吃糖,吃了以後心情好,笑兮兮!
東山風獅爺,位於民宅旁,田畝邊,嘴巴還留有麵線,像個可愛的小朋友,眉開眼笑。
國慶日當天午後方從台北回金門,在台時看到格友「北雁南飛」與同村同學指正文章中有關風獅爺的缺誤處,心中就牽掛著要將「塔后到田埔」一路未拍到的風獅爺補拍,所以下午五點餘方從塔后出發,將塔后風獅爺、湖前小風獅爺一一搜羅,然後快騎到下新厝,天色已昏黃,連忙攝其風獅爺後,急著趕至「北雁南飛」所稱的「東溪風獅爺 」,我事先至網路知道祂位於村落的偏僻處,特地繞至東溪村之郊路,有一獨立民宅,但群狗狂吠,做勢欲撲,幸宅主聞聲出門探視,問客欲往何方?告之以情,遂告以路遠處草叢裡有「獅」蹤,一條土路,兩旁野草,暮色蒼茫,但見荒野夜幕四合,不見其影,欲回頭,風獅爺悄然立於身後草漫處。
東溪風獅爺廋而高立,有如直立灰豹,清冷獨挺,潚潚寥落,應是埋於黃沙堆中久矣,重置於此。初相識,亂草狂風中,風獅爺,祢多保重!
大地路旁風獅爺,望著大海,雄踞崖顛,看來甚為豪邁,有將帥之風。
田埔風獅爺,立於村莊入口,應是新造初立的,有點像大型公仔,眉目含威,與市售的風獅爺有所雷同。
這一路風沙,一路風獅爺,見識了不同的田野,也與我們的風獅爺一路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