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慾虛實流轉-「色!戒觀後感」
我知道張愛玲,卻不看張愛玲!或許就怕聰明女人看透人性的那種孤絕、清冷!
美麗又聰明的女人總讓我喜歡又害怕,我想到小時候走過一群水亮清秀的女生旁邊,聽著她們動聽又清脆的鶯聲燕語,我半是膽怯,半是興奮,卻冷不防地聽到隱隱的一聲,「哼!傻笑!」,讓人越發地困窘,難掩受挫神情,倉皇走避。
我心中的張愛玲正是那精明又孤絕的女子,我知道她的書,她的文字,那麼如手術刀式的剖析愛情,割除既人性又私密的潛意識,逼人凝視,無從逃!
因為李安,我看「色!戒」,李安對人總顯得寬厚而多情,在他眼中的張愛玲,讓他「走入地獄的色戒」,讓我隨著影像,隨著肉體與情感的扭曲走一遭「情慾虛實流轉的戲劇人生」。
色戒籍著義正詞嚴的「愛國話劇」,在亂世戰火下的中國,犧牲自我,壓抑自我,終究只是虛空一場,馬英九哭的是那表面的戲劇情節,但內裡的張愛玲文字下冷漠與荒蕪,卻更讓人淚都被風乾了。
戲中幾段愛國話劇社的動情演出,怎麼看都覺得就只是場戲,電影中的觀眾激動了,高喊「中國不能亡!」,看電影的觀眾則有人笑了!我們不是演員,只是觀眾,當演員看來像個觀眾,真假身份轉換,冷眼旁觀下,再怎麼義正辭嚴都像是種嘲弄。這些張愛玲與李安都該明白,因為正是這樣認真演戲的情景,讓人不得不跟著時代所賦予的角色踉蹌前行。
不歌頌愛國,不讚美愛情,一場戲,演得人心迷離,似乎所有的情感都變得有所目的,有所圖謀,打麻將如此,演話劇如此,暗殺行動如此,連揣摩做愛也是如此,但又顯得如此地不經思量,貞節可以為「愛國」拋棄,愛情可以為「愛國」利用,到了最後真實面,卻是性慾取得了主控,物質(鑽石)帶來了愛意,這情慾轉換下,小卒吃大帥,慾望變真情,火辣辣的床戲,演來不似戲,逼近真實,李安與張愛玲都認為確實如此,他們演得如此明白,卻讓我們難以說出口。
電影中的老易、錢副官、張秘書都知道他們在演戲,只有他們這群大學生天真地以為只要認真就一定可以有好結果,但總是破綻處處,王力宏連親嘴都不敢,所以愛也無法做,國也愛不成,壞男人老易壞事做絕,卻進到愛的深層了,碰到張愛玲,王力宏也只能傻笑。
人心真是幽微難測,電影副標題道:「色易守,情難防」,易先生與王佳芝兩人之間卻非如此容易下註解,頗類似所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稱人質症候群意即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人,色是手段,也是關鍵,戒是心防,戒亦是鑰匙,開啟了兩人互相依戀又相互糾纏的關係。
三段激烈的性愛我覺得有其必要,打破一切虛象,「色即空,空即是色」,但電影給人空的感覺,色卻讓人產生實體的刺激,如果沒有那樣扭曲近乎虐待的性愛,裡頭的情節太像一場戲,讓人無由落實在紅塵中。
王佳芝輕喚聲「快走!」,動情之下,卻也脫離了設定的身份,所以戲演完了!有點輕鬆,有些許迷茫,出了珠寶店,全無目標,自由了,但也脫軌了,「風哪裡有它的方向!」,搭上一位輕快自在車夫所騎的三輪車,車前有三個紙風車轉動,狀似輕盈,但一下子前路「封鎖了」,沒有下個目標了!戲演完了,人生也完了!
張愛玲不喜歡認真「演戲」,但專門看人間情慾大戲,卻不加入當個演員,只在旁邊冷言冷語,卻深知箇中滋味。李安是個認真導戲的人,他讓演員演來個個認真,認真的一齣戲,讓人看到了真實中的虛假,虛假中的真性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