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中正堂」
中正機場要改名了,而我故鄉的中正堂卻早已拆除多年,一切似乎消失了無影無蹤,就像從未存在般。
前幾年,過年返鄉走過山外車站旁,竟看不到熟悉的中正堂,記憶中建築影像還那麼清晰,可眼前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停車場,而異日寬敞的戲院與院前廣場的方位處就停了幾輛卡車,空冷清寂,自從金門實質撤軍以來,街道比起以前空曠,不再是往日那般草綠制服大軍充塞小小的街道,而今,有必要那麼大的停車場嗎?
中正堂是從前軍隊開設的電影院,雖只兩層樓,但在從前小朋友的眼中,那可是棟龐大的建築,戲院前有一整列的電影海報圍起的牆面,走入尚有片不小的廣場,迎面是層層廣闊的開放式露天階梯,那時我們常在旁晚時,一群人坐在階梯上聊天,迎著夕陽、晚風,很有點像在目前台北中正紀念堂大階梯上的感覺,走上二樓,原是當時金門少有的戲院附設咖啡廳,放了不少桌子,頭頂與兩側牆面畫有大型愛國歷史海報,我記得畫有「田單復國」的火牛陣,那牛衝烽陷陣,兵馬雜沓的影像還在我腦海。當年這兒冷氣開放,有咖啡香,還有以小小可愛鋼杯裝的奶精,我從未喝過,但看了就覺得這是極高尚、有品味的消費場所。
我們那小鎮,有兩間戲院,中正堂大都放國片,僑聲放洋片居多,我們小時候,大都沒錢看電影,可小孩好像六歲以下不用錢,但一定要大人帶著,我小時想看電影,又沒大人帶著,就會死皮賴臉,到售票處看到臉容慈祥的阿兵哥,順手牽牽他的手,搖搖他說:「叔叔帶我進去看電影嗎?」,有點像風景區見人就靠過來的小攤販,趕也趕不走,小鬼詭計常得逞。若不行,還有終極一招,我會跑到戲院後的垃圾堆中找尋丟棄的戲票,將戲票撕破的部分,找其他相仿的票粘合,然後與別人的正常票放在一起,進入觀看,可能次數不多,好像就這麼進去戲院了,這小朋友不要學,阿伯當年很窮,逼不得已的,可當時票價也不過是台幣一元五角而已,我們在家要討零錢可要哭得在地上打滾也不一定要得到的,以後不會啦!
那時阿兵哥滿山滿谷,戲院不論何時常滿座,可戲院照常賣站票,所以晚進場的人,常常要坐在台階上,或是到銀幕前方空地處盤腿而坐,戲院開映後,連走動都有困難,當時也不禁煙,四處香煙繚繞,滿地紙屑,可氣氛熱烈無比,喜劇時哄堂大笑,悲戲時哭泣聲四起,多少人生悲歡離合情節都在戲院中日日上映。
後來,軍隊日少,中正堂就漸冷清,有幾次回鄉無聊去看場電影,戲院中也只有十幾人影晃動,不再如昔日那般人潮喧嚷,川流不息了。
中正已遠,連中正機場都改名了,何況中正堂都拆毀好幾年了,在網路找都找不到它有任何相片留存,我只有在相簿中找到我一台傻瓜相機所拍的,一群同學放學後在中正堂外所攝合照,偏不巧當時還不小心打開後蓋,底光有點曝光,形成很奇異的影像,模糊的身影,兩側如黃昏般暈紅渲染,宛如遠逝的時光,告別了中正堂。
阿偉一時想到中正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