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閱讀空氣或製造空氣


  昨天抽空看了天下雜誌10月份的主題報導「閱讀空氣」,副標題是「變動時代的求生新關鍵」,要人「如何在低迷混沌的局勢,挽住群眾,精準溝通?…」。


  閱讀後方知,所謂「閱讀空氣」這詞來自日文,意思是一種對人群互動的觀察力,小至察顏觀色,大至審度情勢,判斷未來抉擇,如果一個人不會「閱讀空氣」,用中文來說就是「沒sense」、「狀況外」、「白目」…。


  據上揭所言,則領導人要「閱讀空氣」,才能體察民意,善體民瘼,並因勢利導,制定對大多數人有利,且遭受反抗最少,推展最有效率的政策。


  至於一般人,充份「閱讀空氣」,也能讓人知所進退,明白待人處世之理,瞭解社會脈動,捉住時機賺大錢或做大事。


  依我個人體會,這「閱讀空氣」,就個人修為就是溝通技巧與觀察能力,也是我很欠缺的能力,小時候我外表就有點「癡頭蓋面」,國語說「呆頭呆腦」,反應遲鈍,又不擅察言觀色,常講些不知分寸的話,在人際關係遭受困頓時,常以為別人不瞭解我,不時自以為是,書呆子似地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其實誰理我呀?就只是一種自我陶醉的言辭罷了。


 這「閱讀空氣」,不僅靠學識、能力或訓練,還得有人世的歷練與用心,古人所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或「知多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即是此意。


 縱使當今總統馬英九在某種程度上也欠缺這樣的能力,其言行失當處屢屢被輿論所批判,也正是缺乏此修為或能力,若想在未來政通人和,勢必得強化「閱讀空氣」的能力。


  故鄉子弟多才俊,但論起「閱讀空氣」似乎也是不及格的,我們大多保守又矜持,在人際交往常常有心中「真意保留」之狀況,而且不時情緒壓抑找不到出口,直到情境衝突方一股腦爆發,溝通少了些,理性觀察少了些,光老實、忠厚是不足以成就大事的。


  我們不僅該在這變動不居的時代「閱讀空氣」,還要能「製造空氣」,讓人與人相處更融洽,互動更活潑,不遷怒,不自怨,以自信又樂觀的態度來面對人群,再以積極、開放的心胸來接受未來挑戰,這樣我們的人世空氣才會越來越新鮮,越來越流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song006633 的頭像
    davidsong006633

    金門克偉部落格

    davidsong0066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