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除了看了一本書-遠流出版「無所事事的藝術」,一部電影「蝴蝶效應2」,又聽了兩片CD,加上間歇看有線電視新聞或體育報導,又在網路上看了許多電子報、部落格,加上完成一篇影評、一部MTV聯結設定,光十個小時左右我所接觸、消化、瀏覽、搜尋、或創造的資訊量就大得驚人,古人所謂「學富五車」,以當今眼光看,恐怕資訊量還不到你書櫃上一本最小本的字典,更不要說不勝枚舉的影音產品,與無遠弗屆、無奇不有的網路資訊了。
我想我也患有高教授所言「注意力的失焦」與「資訊疲倦症候群」,除非我去登山、去旅遊,否則一旦在家中、辦公室、有電腦的地方,我無法不接觸或渴望資訊,他所舉例的病症,我有好幾項,假日有閒,我慣常到大型書店中,將一周有關政治、經濟或綜合商業雜誌草略閱讀,再匆促選閱幾本平台陳列熱門書,這樣的資訊焦躁與暴食症,恐怕朋友間也不少與阿偉相似。
自學會電腦運用,加上打字速度的增進,網路的空間又成為自己的另一個重要的溝通平台,無日不上網,無日不想寫些東西,這是習慣,也是另一種病症。
我們該如高教授說的,如何運用注意力在適當的地方,也如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善加運用所知,並承認自己有所不知。
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現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各種知識的統合能力、創造力、休閒力(即OFF學),而非僅僅專業而已,加上高教授所稱「注意力經濟」,足可令大家有一番體會與警惕。
高教授是我所敬佩的經濟學家與教育家,他所創辦的天下雜誌,自創刊始,我幾乎有機會一定閱讀,曾在某一頒獎場合與他有一面之緣(如圖示,於阿偉前方鼓掌之人即為高教授。),他這篇文章極有參考價值,原本欲以超聯結供大家上網看,但因電子報具有時間性,所以抄錄於下,我想高希均教授樂於助人為善,當不見怪,感謝他的創作與分享。
阿偉引言
以下本文引用自95.09.23聯合報電子報聯合副刊中,網址如下:
http://udn.com/NEWS/READING/X5/3528772.shtml
當注意力失焦時
【高希均】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一個人的「注意力」,就立刻變成了稀有與珍貴的資源。
如何支配一個人的「注意力」,如何防止注意力的渙散,如何吸引注意力,如何使「注意力」發揮最大效益等等的課題,就變成了一門新的領域:「注意力經濟」……
喪失注意力的人,等於喪失了自我;集中注意力的人,才能找到自我;善用注意力的人,才能發揮自我。
當前文明社會的病態之一,就是太多的資訊,追逐太有限的時間。任何東西太多,就使人難以選擇;太少,又使人爭先恐後去追求。中國人的中庸之道蘊藏了千年的智慧。
二十世紀末,「資訊時代」的出現,起初由於資訊的蓬勃及廉價的提供,受人歡迎;接著網際網路的盛行與電子郵件的無遠弗屆,出現了資訊的氾濫,使人焦慮。媒體中的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資訊壓力(info-stress)正就形容資訊過多帶來的煩惱。
當商品的供給過多,超過需要,價格就下跌;當資訊的供給,超過個人所能吸收,注意力就下降,產生「注意力匱乏」(attention defi-ciency)。
因此,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從電視、廣播、報章、雜誌、書籍……到網際網路),一個人的「注意力」,就立刻變成了稀有與珍貴的資源。如何支配一個人的「注意力」,如何防止注意力的渙散,如何吸引注意力,如何使「注意力」發揮最大效益等等的課題,就變成了一門新的領域:「注意力經濟」。
英國在中世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律師;他就是大家熟知的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在今天盛行的知識經濟討論中,大家都會引證他的一句名言:“Knowledge is power.”。通常譯為「知識是權力」或「知識即力量」。
把「知識」當「權力」,是在強調他當時的貴族社會,誰擁有知識,誰就容易擁有權力,或者接近權力核心。以1472年來說,當時全球最好的劍橋大學皇后學院圖書館,藏書只有199冊。難怪一世紀以後出生的培根,被譽為「無所不知的學者」,抱怨可讀的英文書籍太少。
但是到了今天,《紐約時報》周日版(二百餘頁)所含的資訊,已經超越了十五世紀讀者可以獲得的書面資料。現在,全球每年出版三十多萬冊新書及四萬種學術期刊,美國每年出版的新書約六萬多冊,美國雜誌超過一萬八千種,全新雜誌又有六百多種。
如果培根目擊這樣的資訊爆炸,興奮之餘也許不得不遺憾地說:這就必然會產生「注意力失焦」。
培根甚至會勇敢地進一步說:“Attention is power.”(注意力是權力)。引伸來說,在消費主控的市場經濟活動中,誰能多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力(如SOGO禮券),誰就擁有權力(如市場占有率)。事實上,政治選舉、電視收視率、球賽、電影、廣告、報紙、雜誌、書籍……所爭取者也就是每一個人的注意力。
兩位美國學者戴文波特與貝克(Thomas H. Davenpart 與John Beck),把“attention”定位為影響企業成敗的主要因素,寫成了一本具有開拓新領域的《注意力經濟》(The Attention Economy)。
「注意力」的定義就是把集中的精神投注在特定資訊的項目上。這些項目進入我們「意識」,經過篩選,然後決定是否採取行動。「意識」是靶,「注意力」是靶心。
根據這二位作者的研判:美國是第一個患有注意力失焦的社會。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賽蒙(Herbert Si-mon)說得對:「資訊的眾多消耗了接受者的注意力,產生了注意力的失焦。」接著就出現「資訊疲倦症候群」。它的症狀就是煩躁、易怒、胃痛、失眠、倦怠……此時當事人必須要設法改善。
讓我再摘引二位作者提出的觀察,誘發讀者對「注意力」這個觀念的重視。
●「注意力」已經成為比實際貨幣更重要的貨幣。
●當大家忙於四處收到的電子郵件,就少有時間專心在思考與反省。
●傳送一千次類似的資訊,不如傳送一次「與眾不同」的資訊,效果還比較好。
●注意力的最重要功能還不是在收納資訊,而是剔除資訊。
●人最渴望的是別人給他(她)的注意力。
●得來容易的資訊不容易引起注意;自己花時間與金錢取得的資訊,才會受到重視。
●上班中上網的人士裡,在美國約有五成在上網時是「公器私用」。
●注意力有報酬遞增傾向,擁有愈多注意力者(如電影明星),愈容易獲得注意力。
由於經濟學的訓練,自己早年就體會到「注意力」的有限性,也就不自覺地歸納出要如何善用「注意力」:
(1)自己既然不可能讀遍一個領域中相關的書,就只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流」的書上。
(2)自己不需要恐懼漏掉資訊;更不濫用注意力;要有自信地告訴自己:「不知」不是「無知」;選擇性的「不知」才真能「求知」。
(3)除非是記者或情報人員,不需要把自己當成「消息最靈通的人」(機會成本太高),但要把自己當成善用重要資訊的人。
(4)善用「注意力」,就是善於掌握「優先次序」──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及不重要的。「捨」才會「得」。
(5)吸引別人對你的「注意力」:個人靠實力,公司靠品牌,國家靠形象。
(6)「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種機會成本。把二小時的注意力看八卦新聞,就不能做二小時其他有益的工作。
(7)注意力難以聚焦的最大敵人,就是不肯說「不」。作人面面俱到,做事拖拖拉拉,講話拖泥帶水,決策左顧右盼,加速造成「注意力失焦」。
(8)不要把「錯」的問題,花很多注意力來解決;注意力既然是稀少的「貨幣」,就要用在值得的事情上。「明察秋毫」的境界,由於機會成本太高,需要三思。
(9)「共識」與「使命感」是上下一體注意力集中後的產物。當注意力各自分開時,公司就會意見分散,社會容易分歧。
(10)獲取資訊的原則:不在量,而在質;不在多快速,而在多精確;不在免費提供,而在是否實用。
(11)優秀的管理者,把少於一半的注意力,對付當前問題;把多於一半的注意力,策畫未來的發展。
(12)整天忙於救火的公司總裁,一如時時刻刻忙於處理危機的領導階層,一定是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集中焦距,戴上了「注意力」的鏡片,來看外在的世界,忽然撥雲見日,一切都變得比以前清晰。
果真能夠善用注意力,資訊就變成了奴隸,自己就變成了主人。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列車就可以:
靠選擇過的資訊作燃料,
靠累積的知識加速,
靠古今中外累積的智慧掌握住方向盤。
【2006/09/23 聯合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