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等回待應


  日前返鄉久違的老同學共聚晚餐後,二女一男沿著市郊的湖畔騎單車夜遊,走長堤路,踏階梯到湖中島,島上有亭,亭下閒聊,談過往舊事,說年少心情,女生說,高中時學校一位才子同學寫信給她,詞句文采斐然,暗藏款曲,但那個年代人人沈默,個個老實,總是學生,那感情事半點不由人隨意,縱然女生覺得男生才高又有內涵,筆下辭句繞富情思,但總難回應些什麼,只得淡淡默默以對。


  另一個故事,與我在台北租屋同住的老同學,他非常喜歡到美國留學的大學女同學,寫多封信到大西洋彼岸給她,日子過了數月,魚沈雁去,沒有音訊,不知過了多久,他心也黯然,日落月換直到有一天突然收到那女同學的回信,他卻沒有半點喜悅,信連拆也不拆,直接置於抽屜,似乎棄之不顧,我好奇地問他,他說心情已過,已無期待,何必再心生波瀾云云。


  昔日我介於這兩者之間,寫了如周記規律的信,其實想說的話不在信上言語,就在行動上,感情有所思慕,若有所思,轉於紙箋只是那期待,希望有人知、有人理、有人在乎、有人瞭解,稀少的幾封回信,片段的幾則鼓勵,或道努力讀書,或說祝福前途光明。


  前幾日與老同學在台北小聚,說到同一村莊的男女同班同學,走在窄窄的鄉村小道,等每天同一班的公車,天天見面,日日相對,卻總是連一句話都不說,甚至連聲早安都沒有,這經驗我也有,與同是鄰居也是同學的女生,每日清晨走在空蕩無人的街道上,兩人一前一後,靜默地感覺不出一絲熟稔。


  每人都有期待他人的善意與肯定,或簡單如輕鬆的一聲招呼,或是熱切而認真的一句承諾,但是我們身在其中都在自我的想像中,彼此未必懂,但沒有對或不對,就只是時間與歲月的流程,需要點歷練,需要點澄明的心思,然後我們才懂其中的機緣巧妙。


  人人在成長歲月裡都有等待他人回應的過程,事過境遷方才瞭然怎麼一回事,那年、那日、那時,我們期待自己心中的他說句話、寫封信、道聲早,但他們不知道,只因他們另有他們的期待,彼此交錯、相互閃躲,這或許是某種人生的必然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song006633 的頭像
    davidsong006633

    金門克偉部落格

    davidsong0066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