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浮光裡的淡憂淺笑--「父後七日」觀後感


  知道是齣不同於日劇「送行者」氛圍的類喜劇片,情節流暢平順,有笑聲、有隱隱的淚影,卻有如慣喝咖啡的人喝了一包名為藍山的三合一咖啡般,香味、氣味、味道都像,也有點提神的效果,但就是太淡了,不夠味。


   劇中除了道士阿義與爸爸林國源是職業演員外,其他的演員都是業餘,大致上演技沒太大毛病,但除了阿梅、阿琴外,其他的演員似乎不太入戲,尤其是表弟小莊,無論表情、語氣,還有演技力度都嫌青澀又輕薄,不夠動人。



   當然非職業演出可以有比較厘俗而平易近人的鄉野生活重現,但就戲劇效果本來說,就不是太入味。因此人物的性格刻劃都讓人覺得疏淺了,不夠深刻,延伸而來的人際關係,就流於輕淡、平板,例如父子之間的感情,或情侶之間的互動,還有老爸與小護士到底產生什麼情愫?阿義與美鳳因為喪禮而舊情復燃的前因與伏筆都太平面,以略似廣告手法敘述往事,顯得做作而突兀。


   笑點當然不少,如阿梅時不時被叫去「哭爸」,有時要哭出聲,有時不能哭,機動式、機械式的哭法,不讓你哭反使你笑。


    至於劇中支線與交代不明的地方甚多,要反思台灣喪禮文化的俗嗆與媚俗,還有政治人物的面子與示好,「聳擱有力」的阿義式詩人寫詩…,東拉西拚,有點拉雜。


   因為刻意的笑點太多,反而觀眾的情緒就被笑沖散了,親情的醞釀與對親人的懷念,只在最後迴光返照地取樣一下。


   還算是成功的商業演出,但似乎感受不到心裡去,淡笑淺憂平平過,看完後,要說心中獲得什麼,還真是說不出來,荒謬喪禮背後有台灣人實際又認真的打拼個性,有整個社會淺薄又積極應對處世的真實,娛樂到了,或許也就完成了,太認真或許就失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avidsong006633 的頭像
    davidsong006633

    金門克偉部落格

    davidsong0066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