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
早晨起來恍神得厲害,睡眼惺忪,行動遲緩,泡牛奶時,一不小心奶粉撥灑到杯外,清掃後,打開電視,再烤土司,塗果醬,又重泡了杯牛奶,眼睛看著電視,手欲拿牛奶時竟推倒了牛奶,一霎間滿桌覆蓋乳白汁液與麥片,四處流竄,杯盤狼藉,非常難堪,在這時間緊迫的早晨時刻,由不得我稍加耽擱,忙亂又急速地拿起抹布擦拭,清洗杯盤,整頓桌面,一個大好的早晨,就在這般的狼狽的情形下度過。
睡不夠,精神注意力又不足,往往著迷於許多眼前事,眼拙手笨,兵慌馬亂,匆促面對,潦草應付,如今天眼前的情景不時發生,心思不專,屢屢分心乏術,這就是傻傻頓頓的我習以為常的窘狀。
這種歲數還常常做些蠢事,那就是印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了,本就是體質與個性結合的生活習性,就像鳥在空中,魚在水中般,本來如此,習慣就好了。
從小學到大學,上課幾乎不曾專心聽課過,不僅如此,還猛打瞌睡,零散片斷地聽課,從來沒有寫成一本筆記,從來沒有聽完一節課程,聽著睡,睡著聽,聽了也枉然,看了也蕩然,日日等閒過,歲歲夢魂中,如過當年我有一點決然而行的勇氣,我斷不會如此渾渾噩噩過日子的。
雖然學校的課業非常不怎樣,倒是打完瞌睡剩餘的清明時刻,書桌底下放閒書,望著窗外想藍天,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讓我頭腦總算有一點不受限的暇想與自得。
讀書不求甚解,讓人讀起閒書來追南闖北十分逍遙,什麼書都讀,什麼題材都看,雖不實用倒也頗有可觀。
又因為自己凡事帶點迷糊,有些將就,對學業、事業故然有妨礙,但對人處世倒顯得寬容與平和,不與人爭,與人為善,少了成就,多了人緣。
年少時看自己,不滿自己的愚魯,怨恨自己的遲鈍,總羨慕聰明同學的專注、認真,學不來他們的輕盈、潚脫,覺得自己像個處處破洞的魚網,費盡力氣牽拖、拉扯,卻換得一網子的空茫、虛無。
但虧得自己知道自己的缺點與短處,還肯學習,還能做事,靠了點運氣,謀得一份差事,倒也差堪勝任。
分心之誤使我的青春零零落落,但反向看卻也甚有滋味,我打電腦時也可以看書,看書時也可以看電視,打公文時也可以寫文章,沒人陪伴,也會自得其樂,騎車時可以唱歌,唱歌時還可邊跳舞,吃飯時還邊聊天…,凡人雜事,無可無不可,有些鄉愿,帶著點癡呆,看來無甚專長,卻還懂點道理。
至於常常說話顛三倒四,打破碗,摔壞杯,小錯不斷,大錯不敢,迎面傻笑一陣,對人和善親切,笨鳥慢飛,只要不冒險,事事本本份份,時時安安穩穩,想來還是偷笑了一下,總還過得去,大家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