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對--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觀後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進篇12章)
生命產生於偶然,卻毀棄於必然,生死之間,即是人生,而人生大事,就在於「愛與死」,若無死亡,人生漫漫長長,無所終止,也沒有必要珍惜與在乎,因為時間有限,因為人生一世,所以我們才需要彼此相愛,太史公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世間種種,往往存在於這樣的生死相對,相互映襯。
或許中國人的傳統思想受到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影響,對死亡不是排斥面對,就是諱忌談論,有許多的社會禁忌與禮儀,儘量不去碰觸這樣的人生課題。
或許基於這樣的社會氛圍,一般人寧可避而不談,也不管事屬必然,始終迴避,寧可「船到橋頭自然直」,不管那是「奈何橋」,無可奈何任人推!
雖然台灣當下,「禮儀師」是個正夯的行業,但那是「利」字所趨,也就無所顧忌了,不然我們寧可鄉愿到底,不聞不問任無常到來。
劇中細膩地將人對生死的畏懼,與對「納棺師」鄙夷態度,展現於妻子對先生的嫌惡,甚至大喊「你好髒!」,逃離家;還有鄉人與朋友的輕視與排擠,這似乎與中國人對死亡的態度無異。
但日本人或許服膺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詩集-飛鳥集)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所以才產生如武士道之「切腹」死前儀式,還有如本片之死後之「納棺」儀式,藉由禮儀與化粧,將死亡美化或儀典成一種超脫或救贖。
這對於身體有種戒慎恐懼心理的傳統中國人來說,極為不可思議,更何況親友圍在一起觀看死者清洗、更衣、化粧,生時猶不見得可以窺視,還在死後眾目睽睽下凝眼直視,縱然我們也有為大體化粧,但也得待禮儀師為大體「整裝易容」後,才得以接受瞻仰。
對於死亡,我們一向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不談不說,不直接面對,縱然在喪禮上也是服其禮,但未盡其情。
生與死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嗎?「送行者」影片裡反而顯現生者彼此互有期待,卻相互失望,既無法溝通,也難以諒解,所以大悟之父寧可遠離遁逃,變性癖者依然固我,叛逆小孩不從父命,而男主角小林大悟因失業而失志,對己失望也讓家人失望,這世界充滿各種期待與標準,但失望總是遠比得意多!直到死亡來臨,期待與怨尤都無所著附,才能放下執著,相互解脫,回到最初也是最終的關係,父子依然,母女永遠,親情長在,愛意常存。
電影中提供我們許多生時怨懟,死後和解的案例,死者為大,何況是親人!寬容如天地一般恆遠。
影片中最令我覺得震懾的場景,是一位獨居老婆婆死亡兩周才被發現,「送行社」社長帶著菜鳥「納棺師」大悟至現場,那屍骨靡爛,腐臭催嘔的景象讓人感而畏懼,大悟身處其境,幾不能行,社長大聲喝斥,痛苦又難堪的場面,讓身在其外的我,也很難過,所以後來大悟看到妻子美香,忍不住抱著她不停地嗅聞其溫柔的生人氣味,生的珍惜與愛的衝動,讓人感同身受。
大悟曾是個職業大提琴手,是個藝術家,對人生與美有極高的領悟,處於人生最無可奈何的境界,終究有著常人所不及的感受。
生命的智慧無法傳承,但人與人的感情可以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一顆石頭是種祝福的心意,一個家族事業是代代相傳的使命,生命始終需要真情對待。
p.s.沒時間,我沒時間,沒時間寫部落格真辛苦,尤其遇到好片,可以寫的感觸那麼多,我的時間卻那麼少!人生有限呀!要好好珍惜!
留言列表